成语:宁武愚

【成语】:宁武愚
【拼音】:
【简拼】:
【解释】:

论语.公冶长》:“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宁武子,春秋时卫国大夫,名叫宁俞,武子是谥号。孔子指出,宁武子在国有道时,就能发挥智慧,积极努力去做事;在国无道之时,只得假作糊涂,和愚人一样,保持明哲。后用为明哲自保或称人愚憨之典。

唐.张九龄《登荆州城楼》:“直似王陵戆,非如宁武愚。”作者以直道被贬为荆州长史。这里自谓未能如宁武装愚作傻以求全身远害。唐.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此处引“宁子佯愚”事,意在慨叹人事的复杂性,指出要善于通过比较去辨别真假。


宁武愚 成语接龙

【顺接】:愚妄无知 愚昧无知 愚迷不悟 愚民政策 愚夫俗子 愚忠愚孝 愚不可及 愚夫蠢妇 
【顺接】:使贪使愚 盛德若愚 靡哲不愚 上智下愚 大智如愚 大知若愚 非诬则愚 宁子如愚 
【逆接】:心神不宁 寤寐不宁 本固邦宁 福寿康宁 食甘寝宁 鸡犬无宁 心绪不宁 睡卧不宁 
【逆接】:宁戚悲歌 宁缺毋滥 宁王玉笛 宁折不弯 宁人负我 宁僭无滥 宁体便人 宁戚饭牛 


 查看:「宁武愚」的典故、宁武愚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