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黻(1217—1276)卒,年六十。

公元1276年 本年
刘黻(1217—1276)卒,年六十。

黻字声伯,号质翁,学者称蒙川先生,乐清人。早年读书雁荡山中僧寺,淳祐十年试入太学,时年三十四。景定三年进士,以对策忤贾似道,授昭庆军节度掌书记。历秘书省正字、监察御史刑部侍郎。咸淳九年,试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兼中书舍人。十年,丁母忧。景炎元年,拜参知政事,行及罗浮,以疾卒。事迹见宋史卷四○五本传。所著大多散佚,残稿由其弟应奎于元大德年间编为《蒙川先生遗稿》十卷,今存明四卷抄本、《四库全书》本、孙诒让校跋《永嘉丛书》本。全宋诗录其诗三卷,全宋文卷八一五七收其文。刘应奎《蒙川先生遗稿序》谓其“生无他嗜好,唯殚精毕思于文字间”。四库提要卷一六四谓:“黻危言劲气,屡触权奸。当国家版荡之时,琐尾流离,抱节以死,忠义已足不朽。其诗亦淳古澹泊,虽限于风会,格律未纯,而人品既高,神思自别,下视方回诸人,如凤凰之翔千仞矣。”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