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旋曲

輪旋曲   
注音 ㄌㄨㄣˊ ㄒㄩㄢˊ ㄑㄩˇ  拼音 lún xuán qǔ
本為十三、十四世紀流行於法國的一種舞曲。舞蹈者手牽著手圍成圓圈,獨唱與合唱交互反復著。以後逐漸發展為器樂曲等的一個樂章,亦可獨立成曲。輪旋曲的主題通常出現三次,並與插入段輪流變換,周而復始。其一般形式為:A-B-A-C-A。亦作「迴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