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琛

陈宝琛   

福建闽县(治今福州人,字伯潜,号弢庵。清同治进士。曾任翰林院侍讲学士、江西学政,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为晚清清流派主要人物之一,以直言敢谏知名。1879年光绪五年)沙俄侵占伊犁九城,他力主出兵收复。中法战争期间,疏请举义兵援越抗法,旋受命钦差会办南洋大臣。1891年被黜,回原籍创设新式学堂,倡办漳厦铁路。1909年宣统元年)始起用。1911年在毓庆宫行走,为宣统帝授读。继任汉军副都统、弼德院顾问大臣。清帝逊位后,仍以“帝傅”身份留在清宫,并纂修《德宗本纪》《德宗实录》。1917年张勋复辟,曾任“内阁议政大臣”。1931年底溥仪日本策划下潜赴东北,建立傀儡政权,他拒受伪职。后卒于北平(今北京。有《陈文忠公奏议》《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