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眉起义

赤眉起义   chì méi qǐ yì

新莽末农民大起义。西汉末,土地兼并剧烈,阶级矛盾日趋激化。王莽代汉后,又进行“改制(参见“王莽改制”),广大农民遭受更加深重的苦难。天凤五年(公元18年),青徐(今山东东部和江苏北部)一带发生大灾荒,琅邪(治今山东诸城樊崇莒县(今属山东起义,逄安、谢禄等起兵响应,聚众数万人。约定“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因用赤色染眉作标识,故称“赤眉军”。地皇三年(22年),王莽派更始将军廉丹、太师王匡率军镇压,在须昌(今山东东平西)为赤眉军所大败。更始政权建立后,樊崇等曾表示愿意归附,因未得适当安排,乃于更始二年(24年)分两路进攻更始政权。次年,会师弘农(今河南灵宝北),发展到三十万人,立刘盆子为帝,建元建世。不久,攻入长安刘玄投降。这时关中豪强地主隐蔽粮食,组织武装反抗。建世二年(26年),赤眉军因饥荒退出长安。次年,在新安(今河南渑池东)宜阳(今属河南一带遭到刘秀所部的围击,樊崇等投降,起义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