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生

汤姆生   tāng mǔ shēng


威廉·汤姆生(William Thomson, 1824—1907)。一译汤姆孙。英国物理学家。1892年被封为开尔文(一译开耳芬)勋爵(Lord Kelvin)。学于格拉斯哥大学与剑桥大学。格拉斯哥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会长。主要成就在研究热学和电学及其应用等方面。1848年创立*热力学温标;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个主要奠基人之一;后把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具体应用到热学、电学和弹性现象等方面,对热力学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还制成静电计、镜式电流计、双臂电桥等电学仪器。1866年起,领导完成横越大西洋海底电缆的安装工作。
依莱休·汤姆生(Elihu Thomson, 1853—1937)。发明家、电气科学工程师。生于英国。自幼迁入美国,费城高等学校毕业,随即留校任教。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代理院长。美国电气工业奠基人之一。1871年开始作高压感应圈实验。曾设计了弧光灯及电焊设备,设计并改进了发电机、感应电动机和油冷式变压器。最早提出极光和地球上的磁暴现象与太阳黑子有关的理论。共获七百多项被公认的发明专利。
约瑟夫·约翰·汤姆生(Joseph John Thomson, 1856—1940)。英国物理学家。学于剑桥大学。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教授、三一学院院长。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会长。致力于气体放电方面的研究。1897年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测定了电子的荷质比(电荷e/质量m,从实验上发现了电子的存在。1912年通过对某些元素的极隧射线的研究,指出了同位素的存在。因在气体放电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上作出贡献,获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著有《电磁学数学理论基础》等。
乔治·佩吉特·汤姆生(George Paget Thomson, 1892—1975)。英国物理学家。约瑟夫·约翰·汤姆生之子。剑桥大学理学博士。阿伯丁大学、伦敦大学帝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剑桥大学基督圣体学院院长。主要研究电子的晶体衍射。确定了运动中的电子具有波的性质,其波长和动量的关系符合德布罗意的理论。由此与美国物理学家戴维孙(Clinton Joseph Davisson, 1881—1958)共获193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著有《原子》《自由电子的波动力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