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寺碑

永宁寺碑   yǒng níng sì bēi

明代碑刻。永乐七年(1409年)建立奴儿干都司后,内官亦失哈等多次奉命至其地对当地少数民族进行宣谕抚慰。十一年亦失哈第三次到奴儿干时,建永宁寺于都司城之西南、黑龙江恒滚河(今阿姆贡河)口对岸山上。宣德七年(1432年)第十次到其地,见寺已被毁,次年特委官重建。两次建寺皆立碑寺前。前者额题“永宁寺记”,碑文首行为“敕修奴儿干永宁寺碑记”;碑阴刻有女真文、蒙古文,碑侧刻有汉、女真、蒙、藏四种文字。后者额题“重修永宁寺记”。两碑记述了设置奴儿干都司的经过及亦失哈等屡次宣谕镇抚其地的情况。永宁寺久已堙圮,两碑则屹立于原址达五百余年。沙俄侵占中国黑龙江北岸乌苏里江东岸后,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曹廷杰奉命对被侵占区进行调查时,将碑文拓下携回,介绍于世,引起中外学者重视。1904年两碑被沙俄拆运至海参崴博物馆,后又移至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