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

格林   


雅各·格林(Jakob Grimm, 1785 — 1863)、威廉·格林(Wilhelm Grimm,1786 — 1859)。雅各和威廉兄弟都是德国语言学家、童话作家。早年都在马堡大学学习法律。后任格丁根大学教授。1841年当选为柏林科学院院士。共同研究德国文化史和语言学,搜集德国民间故事、传说和童话。二人合编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很广。还曾合编《德国传说》及未完成的《德语词典》雅各运用历史比较法研究日耳曼民族语言,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的语音对应规律通称为“格里木定律”(“格里木”为“格林”的另译)。还合著《德语语法》《德语史》等。
托马斯·希尔·格林(Thomas Hill Green, 1836—1882)。英国哲学家。牛津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主张范畴与关系是理性的东西,它们所构成的世界是“绝对理性”或“绝对意识”的体现。认为个人意识是绝对意识的体现,因而“绝对意识”就是“绝对的我”或“无限的我”。在伦理学上,反对功利主义。宣扬自我实现论,认为“自我实现”即使“有限的我”跟“无限的我”合而为一。著作有《伦理学导言》《政治义务原则讲演集》
亚历山大·斯捷潘诺维奇·格林(Александр Степанович Грин,1880—1932)。苏联作家。当过水手、捕鱼人。因宣传革命,三次被流放。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红帆》《荒漠的心》,长篇小说《闪光的世界》《穷途末路》等。作品长于景色描写和心理刻画,富于浪漫气息。
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 1904—1991)。英国小说家。毕业于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历史专业。当过记者、编辑。1929年出版第一部小说《内心人》,后专事写作。30年代起陆续发表惊险小说《斯坦布尔列车》《一支出卖的枪》《密使》,宗教小说《布赖顿硬糖》《权力与荣耀》《问题的核心》《爱情的结局》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表长篇小说《沉静的美国人》《我们在哈瓦那的人》等。还写有短篇小说集《二十一个故事》及游记、自传、剧本等。作品题材多样,语言幽默、情节生动,善于借用电影蒙太奇手法,具有现代节奏感。

和威·格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