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 nán míng 1.明亡后南京的福王弘光﹑福州的唐王隆武﹑绍兴的鲁王﹑广州的唐王绍武﹑肇庆的桂王永历和川鄂边界的韩王定武先后在南部诸省建立的政权,历史上统称"
南明"。清钱绮有《南明书》三十六卷。
国语辞典
注音 ㄋㄢˊ ㄇㄧㄥˊ 拼音 nán míng 1. 明亡後,其殘餘力量南移,先後在中國南方建立的政權。其間歷經福、魯、唐、桂諸王,及鄭氏三代經營臺灣,至清聖祖康熙二十二年(西元1683)滅鄭為止,這一段奉明為正朔的歷史,史稱為「南明」。
2. 河川名:
(1) 在大陸地區山東省滕縣東南,源出於嶧縣黑風口的山泉,西經奚公山,會於薛河。
(2) 在大陸地區貴州省,下游注入烏江。
3. 山名。在浙江省新昌縣南。一名石城山。
扫描版:「南明」在《汉语大词典》第890页 第1卷 890
扫描版:「南明」在《现代汉语词典》第9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