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幔对流说

地幔对流说   dì màn duì liú shuō

解释地壳运动的一种假说。认为由于放射性物质蜕变而发生的加热和散热的过程以及物质分异而释放出来的重力能的作用可在地幔中形成一些巨大的对流体。地壳的大地构造和构造运动过程就是由这种对流体的分布图式及其运动所决定。20世纪60年代后还成为解释板块构造运动驱动力的假说。认为当两个对流体的上升流相遇,在对流体的顶部以相反方向运动时,便驱使岩石圈板块相背移动,形成洋中脊或洋隆;当两个对流体的下降流在对流体顶部相遇并向下运动时,则使两对流体之上的两个相邻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并且使一个板块的边缘俯冲到另一板块之下。有人认为由于地核逐渐增大,地幔对流体的数目也增多,因之与对流体相对应的岩石圈板块也相应增多,全球的板块构造的图式也相应变化。但也有人认为地幔有很高的粘滞度,不能产生大规模的对流。参见“板块构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