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    hé cí gòng zhèn
原子核在外加恒定磁场作用下产生能级分裂,对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发生共振吸收的现象。利用核磁共振可以测定有机物的结构,医疗上可以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脑部疾病、血管病、肿瘤等的检查和诊断。

国语辞典

注音 ㄏㄜˊ ㄘˊ ㄍㄨㄥˋ ㄓㄣˋ  拼音 hé cí gòng zhèn
分子中原子核吸收了無線電頻率輻射後,改變其自轉的方向。這種核及無線電輻射間的作用,稱為「核磁共振」。
扫描版:「核磁共振」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