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胪

鸿胪    hóng lú
1.官署名。《周礼》官名有大行人之职,秦及汉初称典客,景帝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改称大鸿胪,主掌接待宾客之事。东汉以后,大鸿胪主要职掌为朝祭礼仪之赞导。北齐始置鸿胪寺,唐一度改为司宾寺,南宋﹑金﹑元废,明复之,清沿置。主官或称卿,或称正卿,副职为少卿,属官因各朝代而异,或有鸣赞﹑序班,或置丞﹑主簿。
2.指该官署官员。

国语辞典

注音 ㄏㄨㄥˊ ㄌㄨˊ  拼音 hóng lú
職官名。周置大行人之職,秦稱為「典客」,北齊稱為「鴻臚寺」。主掌朝貢慶弔的贊導相禮。
   ▶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頌讚》:「故漢置鴻臚,以唱拜為讚,即古之遺語也。」
参见:鴻臚
扫描版:「鸿胪」在《汉语大词典》第17906页 第12卷 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