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蟲書

鳥蟲書   niǎo chóng shū
注音 ㄋㄧㄠˇ ㄔㄨㄥˊ ㄕㄨ  拼音 niǎo chóng shū
書體名。是春秋戰國到兩漢期間,通行於長江中下游吳、楚、宋、越等地區的美術字體。此種字體是在篆書結構的基礎上,加上鳥蟲形體的紋飾,因而得名。最初純屬裝飾,多鑄刻於兵器、樂器及酒器銘文,後由於此種字體的筆畫盤旋屈曲,花樣繁多,不易作偽,所以漸用於書寫旗幟及符信,後也用於璽印、帶鉤等題名。傳世有吳王子于戈、楚王酓璋戈、宋公欒戈、越王句踐劍等器。
参见:鸟虫书
扫描版:「鳥蟲書」在《汉语大词典》第17838页 第12卷 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