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葚

食葚    shí shèn

亦作“食椹”。比喻受人恩惠。语本《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鴞,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 毛 传:“黮,桑实也。” 郑玄 笺:“言鴞恒恶鸣,今来止於泮水之木上,食其桑黮,为此之故,故改其鸣,归就我以善音。喻人感於恩则化也。” 南朝 梁元帝 《去丹阳尹荆州》诗之二:“降贵深知己,寧思食椹恩。” 唐 吴仁璧 《投谢钱武肃》诗:“累重虽然容食椹,力微无计报焚林。” 宋 王安石 《酬王伯虎》诗:“鴞声虽云恶,革去在食葚。”


扫描版:「食葚」在《汉语大词典》第17288页 第12卷 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