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

辽阳    liáo yáng


府、路名。辽会同元年(公元938年)置府。治辽阳(今市)。辖境相当今辽宁辽阳市附近地区。元改为路。辖境约当今辽宁辽河下游以东,太子河以南和阜新彰武新民等市县地。辽金置东京于此。辽东京道、金东京路、元辽阳行省皆治此。明初废。清顺治十年(1653年)复置府,十四年移治沈(瀋)阳,改为奉天府。
市名。在辽宁省中部、太子河中游、沈大铁路线上。辖白塔、文圣、宏伟太子河、弓长岭五区及灯塔市和辽阳县。1938年析辽阳县城区设市。人口177万(市辖区68.6万,1996年)。有机械、化学、石油化纤、纺织、造纸等工业。建有大型石油化纤厂。古迹有辽阳壁画墓群、辽阳白塔和东京城。
县名。在辽宁省辽阳市南部、太子河中游,沈大铁路经过境内。县人民政府驻首山镇。汉为襄平辽阳两县地,清为辽阳州,1913年改设辽阳县。1975年曾撤销并入辽阳市,1980年复设县。以县治在小辽水之阳得名。农产有高粱、大豆、玉米、棉花、柞蚕丝、水果。矿产有煤、铁、石油、石灰石。工业有采矿、机械、化学、冶金、建材。首山为境内名胜地。


参见:遼陽
扫描版:「辽阳」在《汉语大词典》第15150页 第10卷 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