觊觎

觊觎    jì yú

非分的希望或企图。

详细解释

非分的希望或企图。

《左传·桓公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覬覦。” 杜预 注:“下不冀望上位。”《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宗庙乏祀,社稷无位;羣凶覬覦,分裂诸夏。”《旧唐书·崔元略传》:“时 刘栖楚 自为京兆尹,有覬覦相位之意。” 清 魏源 《庐山王文成公纪功碑歌》:“ 明 季中叶患尾大,爪牙覬覦强宗盟。”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 中国 者, 中国 人之 中国 ……可容外族之赞叹,不容外族之覬覦者也。”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觊幸 觊望

国语辞典

注音 ㄐㄧˋ ㄩˊ  拼音 jì yú
希望得到不該擁有的東西。
   ▶ 《左傳.桓公二年》:「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無覬覦。」
   ▶ 《後漢書.卷五四.楊震傳》:「宜絕橫拜,以塞覬覦之端。」
参见:覬覦
扫描版:「觊觎」在《汉语大词典》第14319页 第10卷 352
扫描版:「觊觎」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