笞箠 chī chuí 亦作“
笞棰”。亦作“
笞捶”。
以竹木之类的棍条抽打;打击。《荀子·儒效》:“用百里之地,而千里之国莫能与之争胜,笞棰暴国,齐一天下,而莫能倾也。”《北齐书·孝昭帝纪》:“﹝ 高洋 ﹞自是不许笞箠郎中。” 宋 苏洵 《上韩昭文论山陵书》:“威之以刀劒,驱之以笞箠。” 清 顾炎武 《生员论上》:“一得为此(生员),则免於编氓之役……得於礼见官长,而无笞捶之辱。”
国语辞典
注音 ㄔ ㄔㄨㄟˊ 拼音 chī chuí 用竹條鞭打。
▶ 《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兒子忤觸特進,已行笞箠矣。」或作「笞掠」。参见:
笞棰
扫描版:「笞箠」在《汉语大词典》第12290页 第8卷 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