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

独断    dú duàn

不商量,独自做决定

详细解释

1. 独自决断;专断。

《管子·明法解》:“明主者,兼听独断,多其门户,羣臣之道,下得明上,贱得言贵,故姦人不敢欺。”《史记·李斯列传》:“明主圣王之所以能久处尊位,长执重势,而独擅天下之利者,非有异道也,能独断而审督责,必深罚,故天下不敢犯也。” 宋 苏轼 《上蔡省主论放欠书》:“伏惟明公独断而力行之,使此二百二十五家,皆得归安其藜糗……以歌咏明公之德。”《孽海花》第十八回:“政体一层,我国数千年来,都是皇上一人独断的,一时恐难改变。” 周恩来 《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前进》:“什么叫独断?就是我说的话就对,人家说的话就不对。”

2. 指不用外力而能自动砍断。

《韩诗外传》卷八:“妾闻 奚公 之车,不能独走;莫邪虽利,不能独断,必有以动之。”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专擅 专断
反义词 商议 筹商

国语辞典

注音 ㄉㄨˊ ㄉㄨㄢˋ  拼音 dú duàn
相似詞: 專斷
相反詞: 籌商
憑自己的主見決斷事情。
   ▶ 《管子.霸言》:「獨斷者,微密之營壘也。」
   ▶ 《韓非子.孤憤》:「今大臣執柄獨斷,而上弗知收,是人主不明也。」
参见:獨斷
扫描版:「独断」在《汉语大词典》第6581页 第5卷 126
扫描版:「独断」在《现代汉语词典》第3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