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

汾阳    fén yáng


古邑名。春秋晋地。在今山西静乐西。晋惠公未立时,许封里克于汾阳,即此。
古县名。西汉初封靳彊为侯国于此,后置县。治今山西静乐西。东汉废。隋文帝时移阳直县于此,改名汾阳县。不久废。唐初复置,后并入阳直县。
古宫名。隋炀帝时所建。故址在今山西宁武管涔山上。唐废。
唐监名。故址在今山西新绛北,为著名铸钱监之一。
市名。在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西南缘。汾河支流文峪河流贯。秦置兹氏县,晋改隰城县,唐改西河县,明改汾阳县。以在汾水之阳得名。1996年改设市。人口36.9万(城镇5.7万,1996年)。农产以小麦、谷子、玉米、高粱、棉花为主。山区盛产核桃。工业有煤炭、酿酒、机械、轴承等。特产以杏花村汾酒”著名。古迹有太符观、圣母庙、文峰塔、狄武襄公墓。


参见:汾陽
扫描版:「汾阳」在《汉语大词典》第7431页 第5卷 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