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儿 bǎn ér 1.木板。
2.明清时铜钱的俗称。多指劣钱。
3.指戏曲﹑乐曲唱腔中的节拍。
国语辞典
注音 ㄅㄢˇㄦ (變)ㄅㄚˇㄦ 拼音 bǎr 1. 拍板。
▶ 明.湯顯祖《紫蕭記.第六齣》:「一要調兒記得遠,二要板兒落得穩,三要聲兒唱得滿。」
▶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三齣》:「脣底罷吹簫,笛兒丟,笙兒壞,板兒掠。」
2. 劣質的銅錢。
▶ 明.董穀《碧里雜存.卷上.板兒》:「吾鄉自國初至弘治已來,皆行好錢,每白金一分准銅錢七枚無以異也,但揀擇太甚以青色者為上,正德丁丑余始遊京師,初至,見交易者皆稱錢為板兒,怪而問焉,則所使者低惡之錢,以二折一,但取如數而不視善否。」参见:
板兒
扫描版:「板儿」在《汉语大词典》第5931页 第4卷 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