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例

条例    tiáo lì

1. 由国家制定或批准的规定某些事项的法律文件

2. 也指团体制定的章程

详细解释

1. 著作的义例、体例。

汉 何休 《春秋公羊传序》:“往者略依 胡毋生 条例,多得其正,故遂隐括,使就绳墨焉。”《后汉书·郑兴传》:“﹝ 刘歆 ﹞美 兴 才,使撰条例、章句、传话,及校《三统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至 邓璨 《晋纪》,始立条例。”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然不述作者之意,但於书名之下,每立一传,而又作九篇条例,编於卷首,盖亦辑略之意。”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三:“予於癸丑秋,奉命视学 山 左,校閲之暇,咨访耆旧,广为搜索。明年冬, 秋帆先生 来抚 齐鲁 ,同有勒成一书之志,遂商榷条例,博稽群籍……成书二十四卷。”

2. 由国家制定或批准的规定某些事项或某一机关的组织、职权等的法律文件。

唐 陈子昂 《上蜀川安危事》:“若纵而不括,以养贼徒, 蜀州 大弊,必是未息。天恩允此请,乞作条例括法。”《宋史·神宗纪一》:“甲子, 陈升之 、 王安石 创置三司条例,议行新法。” 清 龚自珍 《明良论四》:“待其敝且变,而急思所以救之,恐异日之破坏条例,将有甚焉者矣。” 浦安修 《赤子之心》:“他把全部精力都用到了国防建设事业上。参加会议,了解情况,参与各种条例、条令的制定和修改。”

3. 泛指分条订立的章程、规则。

《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 真人 见人心信服,乃立为条例……与神明共盟约,不得再犯;若復犯,身当即死。”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杨文勤》:“ 谢薌泉 巡南漕归,告余曰:‘见公所定条例,每项皆有宽饶餘利,使人乐於从事’。”

4. 逐条列举。

元 刘壎 《隐居通议·元贞陈言》:“其言虽泛滥,至其条例时弊处,沉著痛快。”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规则 章程

国语辞典

注音 ㄊㄧㄠˊ ㄌㄧˋ  拼音 tiáo lì
相似詞: 規則、章程
分條訂立的規則。
   ▶ 《喻世明言.卷一三.張道陵七試趙昇》:「真人見人心信服,乃立為條例。」
   ▶ 《福惠全書.卷五.蒞任部.稟帖贅說》:「此案已結,細查條例。」
参见:條例
扫描版:「条例」在《汉语大词典》第1482页 第1卷 1482
扫描版:「条例」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