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斥

排斥    pái chì

不相容、使离开或不使进入

详细解释

排挤斥逐;排除驳斥。

《后汉书·宦者传序》:“虽时有忠公,而竟见排斥。”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四:“势要情所重,排斥则埃尘。” 宋 王安石 《读墨》诗:“兼爱为无父,排斥固其理。” 明 黄绾 《明道编》卷一:“或在同类,偶有一言非及良知,其人本虽君子,亦共排斥。” 清 顾炎武 《与友人论<易>书》:“排斥众説,以申一家之论,而通经之路狭矣。” 萧乾 《未带地图的旅人》:“它(社会主义)同民主自由,同个人幸福,并不互相排斥,誓不两立。”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消除 扫除 摈斥 倾轧 摈弃 摒除 排挤 排出 排除
反义词 安插 亲切 拉拢 联合 吸引 吸收

国语辞典

注音 ㄆㄞˊ ㄔˋ  拼音 pái chì
相似詞: 擯棄﹑擯斥﹑摒除﹑排擠﹑排除
相反詞: 聯合﹑吸收﹑吸引
1. 排除駁斥。
   ▶ 《後漢書.卷七八.宦者傳.序》:「雖時有忠公,而竟見排斥。」
2. 免疫學上指生物體對於非本身組織的外來物質,所產生免疫反應來抵抗的一連串變化。如人體器官移植後的發燒,便是人體的排斥作用之一。
扫描版:「排斥」在《汉语大词典》第8637页 第6卷 654
扫描版:「排斥」在《现代汉语词典》第9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