廋辞

廋辞    sōu cí
隐语;谜语。《国语·晋语五》:“有 秦 客廋辞於朝,大夫莫之能对也。” 韦昭 注:“廋,隐也,谓以隐伏譎诡之言问於朝也。”《孟子·公孙丑上》“遁辞知其所穷” 宋 孙奭 疏:“大抵廋辞云者,如今呼笔为管城子、纸为楮先生、钱为白水真人,又为阿堵物之类是也。” 清 黄宗羲 《金介山诗序》:“古之能自尽其情者,莫如 渊明 ,然而《述酒》等作,未尝不为廋辞矣。”

国语辞典

注音 ㄙㄡ ㄘˊ  拼音 sōu cí
隱語。
   ▶ 《國語.晉語五》:「有秦客廋辭於朝,大夫莫之能對也。」或作「廋語」。
参见:廋辭
扫描版:「廋辞」在《汉语大词典》第4658页 第3卷 1252
扫描版:「廋辞」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