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潜虽伏矣,亦孔之昭

【成语】:潜虽伏矣,亦孔之昭
【拼音】:
【简拼】:
【解释】:

潜虽伏矣:为“虽潜伏矣”之倒文。孔:很。昭:明。一作“炤”。`16``1`原意谓鱼虽潜藏于深水,仍旧明白可见。`16``1`后泛指事物无可掩蔽。语出《诗.小雅.正月》:“鱼有于沼,亦匪克乐。潜虽伏矣,亦孔之炤。”《礼记.中庸》:“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炤。’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郑玄注:“孔,甚也。昭,明也。言圣人虽隐居,其德亦甚明矣。”宋.陆九渊《与乔德占》:“则虽无此言,千里之外,人书之间,当必有其验矣。‘潜虽伏矣,亦孔之炤’,诚之不可掩固如此。”


潜虽伏矣,亦孔之昭 成语接龙

【顺接】:昭昭在目 昭德塞违 昭明有融 昭然在目 昭然著闻 昭陵石马 昭穆伦序 昭然若揭 
【顺接】:德音孔昭 天理昭昭 众人昭昭 冻雀唐昭 使人昭昭 
【逆接】:道被飞潜 远引深潜 蛇行鳞潜 蠖屈蜗潜 白发郎潜 
【逆接】:潜踪匿影 潜移嘿夺 潜蛟困凤 潜精积思 潜身远迹 潜神嘿规 潜神默思 潜身远祸 


 查看:「潜虽伏矣,亦孔之昭」的典故、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