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成语】: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拼音】:
【简拼】:
【解释】:

竹院:种竹的寺院。浮生:旧时对人生一种消极看法,认为世事无定,生命短促,因称人生为“浮生”。`16``1`因为经过寺院,碰上和尚一道聊天,又使自己过了半天清闲生活。`16``1`表示忙中偷闲。语出唐.李涉《题鹤林寺僧舍》:“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按:“又”,一本作“偷”。)明.高则诚《琵琶记.寺中遗像》:“我佛有缘蒙宠渥,愿亲路上悉平安。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初刻拍案惊奇.姚滴珠避羞惹羞》:“滴珠一时没主意,听了哄语,又且房室精致,床帐齐整,恰便似: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放心的悄悄住下。”清.李渔《闲情偶寄.颐养部.行乐第一》:“‘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既得半日之闲,又免多时之寂,快乐可胜道乎?”也单引`8`①`1`〔因过竹院逢僧话〕。元.王子一《误入桃源》一折:“见一个村翁远远来迎迓,我这里为迷山路问樵夫,抵多少因过竹院逢僧话。”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成语接龙

【顺接】:闲情逸致 闲言长语 闲花野草 闲云孤鹤 闲言淡语 闲见层出 闲居无聊 闲鸥野鹭 
【顺接】:荡检踰闲 赤闲白闲 游手好闲 消消闲闲 忙中偷闲 忙里偷闲 荡检逾闲 仪静体闲 
【逆接】:苏鬼难因 倒果为因 转转相因 絮果兰因 后果前因 事出有因 释提桓因 陈陈相因 
【逆接】:因人碌碌 因事制宜 因陋就简 因循不决 因难见巧 因人而施 因公行私 因循守旧 


 查看:「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的典故、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