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盐梅和鼎”。比喻处理国政。元 郑光祖《老君堂》二折:“鼎鼐调和理庶民,安邦定国立功勋。”
【顺接】:和容悦色 和衣而卧 和隋之宝 和衣而睡 和平共处 和蔼可亲 和睦相处 和峤专车 【顺接】:内峻外和 抱德炀和 随声附和 白头唱和 心平德和 随声趋和 埙倡篪和 日暖风和 【逆接】:大烹五鼎 力可扛鼎 盐梅和鼎 染指尝鼎 汉甘露鼎 笔力扛鼎 楚庄问鼎 力举龙鼎 【逆接】:鼎食鸣钟 鼎湖龙飞 鼎力扶持 鼎湖弓剑 鼎铛有耳 鼎鼐调合 鼎玉龟符 鼎鼎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