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虎溪僧

【成语】:虎溪僧
【拼音】:
【简拼】:
【解释】:

宋.陈舜禹《庐山记》:“流泉匝寺,下入虎溪。昔远法师送客过此,虎辄号鸣,故名。时陶元亮居栗里山,山南陆修静亦有道之士,远师尝送此二人与语合道,不觉过之,因相与大笑。”

慧远居庐山东林寺,传说他送客不过寺下虎溪。一日,送陶潜、陆静修(道士),边走边语,不觉过溪,虎骤鸣,三人大笑而别。慧远因称虎溪僧。按陆静修于南朝宋元嘉末到庐山,此时慧远、陶潜已谢世多年,三人在山共话系后人附会。后人以此称隐士或道士。元.马致远〔双调.拨不断〕:“菊花开,正归来,伴虎溪僧鹤林友龙山客,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


虎溪僧 成语接龙

【顺接】:僧多粥薄 僧自恣日 僧多粥少 僧伽罗磨 
【顺接】:蜀鄙之僧 奉道斋僧 白足高僧 白足禅僧 落发为僧 三师七僧 削发为僧 蜀鄙二僧 
【逆接】:畏敌如虎 潜龙伏虎 迷离马虎 笑面老虎 舍身饲虎 打死老虎 牛哀化虎 二马一虎 
【逆接】:虎贲中郎 虎质羊皮 虎超龙骧 虎威狐假 虎落平川 虎跃龙骧 虎颈燕颔 虎头蛇尾 


 查看:「虎溪僧」的典故、虎溪僧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