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兼爱下》:“汤(商朝开国之君,名履)曰:‘惟小子(汤自卑称)履,敢用玄牡(玄牡,黑色的公牛。汤为天子,祭祀当用太牢,黑色的公牛就是做为太牢的牺牲),告于上天后(指皇天后土)曰:“今天大旱,即当朕身履(朕,国君皇帝自称。天大旱是上天惩罚罪孽,其罪应由履一人承担),未知得罪于上下(指不知怎样得罪了天地),有善不敢蔽(隐瞒),有罪不敢赦,简(简同阅,指鉴察善恶)在帝(上帝)心,万方有罪,即当朕身,朕身有罪,无及万方。”’即此言汤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然且不惮以身为牺牲,以祠(同词)说于上帝鬼神。……”
又《吕氏春秋.顺民》:“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古代传说桑山之林能兴云作雨),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不敏(不材)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于是剪其发,𨟖(音同郦。𨟖,砥也;或以为是磨字之误)其手,以身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悦,雨乃大至。”
此事又之《尸子》,《淮南子》之“修务”、“主术”,《论衡》之“感虚”、“明雩”,《帝王世纪》,《搜神记》卷八。
古人相信“天人感应”,为了宣扬德政,把某些“善行”,说成是能够感动上天的伟力。汤以六事自责,“桑林祷雨”即其一例。汉.王充,在《论衡》一书中,指出:“天之运气(即自然变化的规律),非政所致。”“时当自然,虽雩祭请求,终无补益。”这就是说,天道的变化,都是按照自然规律而发生发展的。单凭人的乞求而达到改变天道的某种目的是不可能的。
旧以“桑林祷雨”用为颂扬贤君德行的典故。《淮南子.修务训》:“是故禹之为水,以身解于阳盱之河;汤旱,以身祷于桑山之林。”
【顺接】:雨血风毛 雨断云销 雨笠烟簑 雨井烟垣 雨夜连床 雨魂云梦 雨零星散 雨顺风调
【顺接】:听风是雨 梨花带雨 硝云弹雨 对床夜雨 震风陵雨 餐风宿雨 五风十雨 高唐行雨
【逆接】:人世沧桑 南宅楼桑 宿瘤采桑 碧海栽桑 陵谷沧桑 新亭沧桑 帝女之桑 沧海生桑
【逆接】:桑中生李 桑榆晚景 桑榆暮景 桑上寄生 桑枢韦带 桑蓬之志 桑田清浅 桑间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