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怪哉虫

【成语】:怪哉虫
【拼音】:
【简拼】:
【解释】:

太平广记.卷四七三引〈东方朔传〉》:“汉武帝幸甘泉,驰道中有虫,赤色,头目齿耳鼻尽具。观者莫识。帝乃使东方朔视之,还对曰:‘此虫名怪哉。’”

相传汉武帝到甘泉宫去游玩,发现驰道上有一种小红虫,头眼耳鼻牙齿俱全。看到的人没人能认识是什么虫子。武帝让东方朔看,东方朔回报说:“这虫名叫怪哉。”说是秦时逮捕无辜的人,百姓愁怨,对天呼“怪哉”,愤怨而生,并说此地一定是秦狱所在处,一查地图,果然不错。后因以“怪哉虫”用为指称怨恨残暴的典故。

鲁迅《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


怪哉虫 成语接龙

【顺接】:虫叶成字 虫龁鼠伤 虫臂鼠肝 虫薨同梦 虫镌鼠齧 虫鸣螽跃 虫镌鼠啮 虫臂拒辙 
【顺接】:肚里蚘虫 百足之虫 蚊睫之虫 猿鹤沙虫 虎豹狼虫 水火兵虫 没毛大虫 冤狱为虫 
【逆接】:揣歪捏怪 失惊倒怪 蔡泽诡怪 归奇顾怪 子不语怪 精奇古怪 跷蹊作怪 天奇地怪 
【逆接】:怪怪奇奇 怪里怪气 怪力乱神 怪形怪状 怪巧瑰琦 怪石之诳 怪哉冤虫 怪声怪气 


 查看:「怪哉虫」的典故、怪哉虫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