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曳裾王门

【成语】:曳裾王门
【拼音】:yè jū wáng mén
【简拼】:yjwm
【解释】:曳:拉;裾:衣服的大襟。比喻在权贵的门下做食客。
【出处】:汉·邹阳《上吴王书》:“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
【示例】:弹剑作歌奏苦声,~不称请。 唐·李白《行路难》诗
【语法】:作谓语;比喻在权贵的门下做食客

曳裾王门 典故或故事

    曳(yè叶):拖。裾(jū居):外衣的大襟。“曳裾”就是长襟拖地。“曳裾王门”描绘了出入王侯之门的形象,齐(治今山东临淄)人邹阳,善文辩。初从吴王刘濞(bì必),写有《上吴王书》,劝刘濞不要起兵叛汉。其中说道:“我听说蛟龙昂首奋翼,就会浮云雨雾顺势而来;圣明的王侯磨砺志节、提高道德,那么谋士贤臣就会慕名投奔。现在,如果我奋其智能,极尽谋虑,那么可在任何一个诸侯国博取官爵;如果我善于掩饰自己的内在想法,那么任何一个王侯之门我都可以曳裾而入,充当食客的。”后以“曳裾王门”为言奔走投靠权贵之门的典故。

【出典】:

    《汉书》卷51《邹阳传》2338、2340页:“邹阳,齐人也。”“其辞曰:‘……臣闻交(蛟)龙襄首奋翼,则浮云出流,雾雨咸集。圣王底(通“砥”,磨砺)节修德,则游谈之士归义思名。今臣尽智毕议,易精极虑,则无国不可奸(通“干”,干渴追求);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

【例句】:

    唐·李白《行路难》之二:“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唐·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鼓瑟至今悲帝子,曳裾何处觅王门。” 唐·顾况《闲居述怀》:“贫居谪所谁推毂,仕向侯门耻曳裾。” 唐·朱长文《送李司直归淅东幕兼寄鲍将军》:“会作王门曳裾客,为余前谢鲍将军。” 唐·吕温《道州酬送何山人之容州》:“匣有青萍筒有书,何门不可曳长裾。” 唐·韦庄《下第题青龙寺僧房》:“题柱未期归蜀国,曳裾何处谒吴王。” 宋·曾巩《简翁都官》:“倦游公府曳长裾,笑上扁舟指旧庐。” 清·顾炎武《酬李子德二十四韵》:“客舍轻弹铗,王门薄曳裾。”

曳裾王门 成语接龙

【顺接】:门单户薄 门施雀罗 门无杂宾 门户洞开 门外雀罗 门生故旧 门下侍郎 门堪罗雀 
【顺接】:法无二门 卖俏倚门 法出一门 芳兰当门 万户千门 霸上棘门 虚左夷门 进退无门 
【逆接】:迦罗沙曳 溶溶曳曳 融融曳曳 熊经鸟曳 心旌摇曳 横拖竖曳 藤萝摇曳 
【逆接】:曳步窈窕 曳练椒房 曳裾黄阁 曳尾泥涂 曳履朝堂 曳尚书履 曳裾王门 曳兵之计 


 查看:「曳裾王门」的典故、曳裾王门成语故事
 查看:「曳裾王门」在《汉语词典》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