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问罪之师

【成语】:问罪之师
【拼音】:wèn zuì zhī shī
【简拼】:wzzs
【解释】:问罪:宣布对方罪状,作为出兵的理由。讨伐犯罪者的军队。也比喻前来提出严厉责问的人。
【出处】:唐·杜牧《樊川诗集·和野人殷潜之题筹笔驿》:“慷慨匡时略,从容问罪师。”
【示例】:日已向辰,喜无~。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葛巾》
【语法】:作宾语;比喻前来兴师问罪的人

问罪之师 典故或故事

旧唐书.侯君集传》:“天子以高昌骄慢无礼,使吾恭行天罚,今袭人于墟墓之间,非问罪之师也。”

问罪:古代两国交战,先要宣布对方罪状,以为出师征伐的理由。后引申为严厉责问。师:军队。“问罪之师”,指讨伐犯罪者的队伍。比喻前来责问的人。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葛巾》:“日已向辰,喜无问罪之师。”

问罪之师 成语接龙

【顺接】:师兴而雨 师不宿饱 师直为壮 师逸功倍 师克在和 师出无名 师老民困 师老兵破 
【顺接】:不耻相师 事无常师 乌合之师 投石之师 能者为师 多口阿师 问罪兴师 糜饷劳师 
【逆接】:姑置勿问 即穷验问 勤学好问 抚心自问 扁鹊之问 博学审问 置而不问 东捱西问 
【逆接】:问字侯芭 问鼎中原 问一得三 问字供酒 问柳寻花 问舍求田 问礼问诗 问鼎轻重 


 查看:「问罪之师」的典故、问罪之师成语故事
 查看:「问罪之师」在《汉语词典》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