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湿哭干啼

【成语】:湿哭干啼
【拼音】:shī kū gān tí
【简拼】:skgt
【解释】:湿哭:有眼泪地啼哭;干啼:没有眼泪地啼哭。形容哭哭啼啼的样子。也泛指因苦楚而呈现出的各种表情。
【出处】:《北齐书•尉景传》:“小儿惯去,放使作心腹,何须干啼湿哭不听打耶!”
【示例】:留客且为无事饮,对花还作有情痴,羲之乐死从今定,~总不知。 清·赵翼《瓯北诗钞·七言律五·七十自述》其二十五
【语法】:

湿哭干啼 典故或故事

北齐书•尉景传》:“小儿惯去,放使作心腹,何须干啼湿哭不听打耶!”

湿哭干啼 成语接龙

【顺接】:啼天哭地 啼哭郎君 啼饥号寒 啼猿之术 啼笑皆非 啼寒号饥 啼啼哭哭 
【顺接】:湿哭干啼 英物之啼 斑衣儿啼 湿哭乾啼 女哭男啼 燕舞莺啼 鹤怨猿啼 狗盗鸡啼 
【逆接】:推干就湿 风寒暑湿 煨乾就湿 偎干就湿 推乾就湿 相呴以湿 寒灰更湿 回乾就湿 
【逆接】:湿哭乾啼 湿哭干啼 湿谢庄衣 湿红恨墨 


 查看:「湿哭干啼」的典故、湿哭干啼成语故事
 查看:「湿哭干啼」在《汉语词典》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