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盛气凌人

【成语】:盛气凌人
【拼音】:shèng qì líng rén
【简拼】:sqlr
【解释】:盛气:骄横的气焰;凌:欺凌。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出处】: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五·教人》:“不得盛气凌人,自取耻辱。”
【示例】:共产党员决不可自以为是,~,以为自己是什么都好,别人是什么都不好。 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
【近义词】:目中无人盛气临人咄咄逼人
【反义词】:虚怀若谷谦虚谨慎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傲慢自大

盛气凌人 典故或故事

    形容以骄横的气焰对待他人。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死,赵孝成王即位。因为年轻,由其母赵太后主持政事。这时,秦国乘赵国之危,发兵攻赵。赵国被迫向齐国求救。齐国提出,必须以赵太后的幼子长安君作为人质,齐国才肯出兵。赵太后不肯,大臣纷纷进谏。赵太后公开对臣下宣称,有再在我面前提出让长安君作人质的,我这个老婆子一定要往他脸上吐唾沫,把他轰出去。这时,一名名叫触龙的官员要见太后,太后正在火头上,便气呼呼地让他进来。开始时触龙并不提让长安君为质之语,而是叙长道短,待其平静下来后,才提出爱护子女,应当为其计深远。一席话,说得赵太后口服心服,立刻下令让长安君到齐国为质,从而换得齐国出兵救赵,挽救了赵国。

【出典】:

    《战国策·赵策》四《赵太后新用事》:“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

【例句】:

    南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五·教人》:“凡事谦恭,不得尚气凌人,自取耻辱。” 清·曾国藩《家书》:“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以盛气凌我。”

盛气凌人 成语接龙

【顺接】:人抬人高 人心大快 人言籍籍 人心莫测 人谋不臧 人乳蒸豚 人各有能 人面兽心 
【顺接】:古今一人 羊车璧人 楚国宫人 灼灼逼人 羡煞旁人 才兼万人 黄尘污人 见弃于人 
【逆接】:年壮气盛 人烟阜盛 春秋鼎盛 日增月盛 血气方盛 黨堅勢盛 繁荣昌盛 党坚势盛 
【逆接】:盛肥丁瘦 盛气临人 盛年不再 盛筵难再 盛年难再 盛衰利害 盛情难却 盛暑祁寒 


 查看:「盛气凌人」的典故、盛气凌人成语故事
 查看:「盛气凌人」在《汉语词典》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