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靡靡之音

【成语】:靡靡之音
【拼音】:mǐ mǐ zhī yīn
【简拼】:mmzy
【解释】: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出处】:《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史记•殷本纪》:“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示例】:从此以后,以管弦的情绪代替了鼓的情绪,结果都是“~”。 闻一多《时代的歌手》
【近义词】:亡国之音
【反义词】:钧天广乐
【语法】:作主语、宾语;指颓废的音乐

靡靡之音 典故或故事

①泛指萎靡不振的亡国音乐。宋罗泌《路史·后纪十三下》: “骄溢妄行,于是群臣相持而唱于庭,靡靡之音,人以龟其必亡。” ②泛指萎靡不振趣味低下的乐曲。田汉《<聂耳>与聂耳影片》: “聂耳的曲子有力地征服了当时某种 ‘靡靡之音’ 和一些封建法西斯的狂吠。 ” ●《韩非子·十过》: “奚谓好音?昔者卫灵公将之晋,至濮水之上,税车而放马,设舍以宿。夜分而闻鼓新声者而说之,使人问左右,尽报弗闻。乃召师涓而告之曰: ‘有鼓新声者,使人问左右,尽报弗闻,其状似鬼神,子为我听而写之。’ 师涓曰: ‘诺。’ 因静坐抚琴而写之……遂去之晋。晋平公觞之于施夷之台。酒酣,灵公起曰: ‘有新声,愿请以示。’ 平公曰: ‘善。’ 乃召师涓,令坐师旷之旁,援琴鼓之。未终,师旷抚止之,曰: ‘此亡国之声,不可遂也。’ 平公曰: ‘此道奚出?’ 师旷曰: ‘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及武王伐纣,师延东走,至濮水而自投,故闻此声者,必于濮水之上。先闻此声者其国必削,不可遂。’ ” 税车: 谓解脱驾车的马。师涓: 春秋时卫国乐官。相传卫灵公出访晋国,途经濮水,夜半闻奏新声,便命随从师涓记下乐曲奏于晋平公。晋国乐师师旷辨出此曲为殷纣王乐官师延所作,其乐曲萎靡不振,为亡国之声。

靡靡之音 成语接龙

【顺接】:音容如在 音容若在 音声如钟 音稀信杳 音信杳然 音无肉味 音容并茂 音容宛在 
【顺接】:季札聆音 丝竹八音 空谷足音 伫候佳音 泮林革音 佛旨纶音 丝竹之音 正始之音 
【逆接】:辙乱旂靡 所向风靡 夸多斗靡 夸多鬭靡 松柏西靡 日销月靡 应风披靡 鼓馁旗靡 
【逆接】:靡有孑遗 靡然成风 靡然向风 靡然乡风 靡坚不摧 靡日不思 靡哲不愚 靡所底止 


 查看:「靡靡之音」的典故、靡靡之音成语故事
 查看:「靡靡之音」在《汉语词典》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