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安乐窝

【成语】:安乐窝
【拼音】:ān lè wō
【简拼】:alw
【解释】:泛指安静舒适的住处。
【出处】:宋·邵雍《无名公传》:“所寝之室谓之安乐窝,不求过美,惟求冬暖夏凉。”
【示例】:疏帘竹簟山茶碗,此是幽人~。 宋·辛弃疾《题鹤鸣亭》诗
【语法】:作主语、宾语;指舒适的家
【英文】:cosy nest
【法文】:asile de paix et de joie
【俄文】:тёплое гнёздышко

安乐窝 典故或故事

    北宋学者邵雍隐居处。起初邵隐居苏门山(在今河南辉县)中,为其所居起名为“安乐窝”。后迁洛阳天津桥南,仍用此名。邵雍(1011-1077年)宋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等。少时随父迁到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居住在城西北苏门山。他学习极为刻苦,寒不升炉,暑不用扇,夜不就席,数年手不释卷。后以为应仿效古人,遍游四方。便越黄河、汾河,涉淮河、汉水,考察了齐、鲁、宋、郑等古国故城遗址,翻然而归。说是悟出了宇宙万物的本源,从此不再出游。回到共城后,从李之才学习《河图》、《洛书》等象数之学(企图用符号、形象和数字推测宇宙变化的一种学说)。晚年移居洛阳。邵雍反对王安石变法,司马光、富弼、吕公著等都与他交往密切,并为其购置一座庄宅。在“安乐窝”中,邵雍种植谷物,按时令耕作,可供衣食。早晨,烧上香,安闲而坐;晚上,斟酒自饮,微醉即止。兴之所致,还常常自吟自歌。春秋天,无风无雨时就坐着车子,由一人拉着到城中随意游玩。那些官宦人家和有地位、有声望的读书人都能识别他乘坐的车子的声音,争相出来迎接;就连小孩和杂役人员也都十分高兴,不称呼他的名字,而说“我家先生来了。”有时他在外住两天才回去,于是,爱管闲事的人就按照邵雍的住所,另外建造房子,供他外出游玩时住宿,名曰“行窝”。后人常以“安乐窝”比喻安逸舒适的住所和生活环境。

【出典】:

    《宋史》卷427《道学传一·邵雍传》12727页:“富弼、司马光、吕公著诸贤退居洛中,雅敬雍,恒相从游,为市(购置;买)园宅。雍岁时耕稼,仅给衣食。名其居曰‘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旦则焚香燕坐,哺(bū逋,古时申时,即午后三时至五时)时酌酒三四瓯,微醺即止,常不及醉也,兴至辄哦(é俄,吟哦;低声地唱)诗自咏。春秋时出游城中,风雨常不出,出则乘小车,一人挽之,惟意所适。士大夫家识其车音,争相迎候,童孺厮隶皆欢相谓曰:‘吾家先生至也。’不复称其姓字。或留信宿乃去。好事者别作屋如雍所居,以候其至,名曰‘行窝’。”

【例句】:

    宋·辛弃疾《题鹤鸣亭三首》其二:“疏帘竹簟(diàn殿。供坐卧用的竹席)山茶碗,此是幽人安乐窝。”又《洞仙歌·贤愚相去》:“羡安乐窝中泰和汤,更剧饮无过,半醺而已。” 宋·戴复古《访赵东野》:“四山便是清凉国,一室可为安乐窝。”

安乐窝 成语接龙

【顺接】:窝儿里横 窝窝别别 窝停主人 窝火憋气 窝窝腻腻 窝窝囊囊 窝儿里反 窝窝凹凹 
【顺接】:猫鼠一窝 虎窟狼窝 康节行窝 蒲草毛窝 金窝银窝 捅马蜂窝 
【逆接】:怖鸽获安 行坐不安 竹报平安 恻怛不安 万世之安 索米长安 容膝之安 察其所安 
【逆接】:安弱守雌 安仁愁鬓 安繁恋剧 安乐世界 安之若命 安石陶情 安生乐业 安贫守贱 


 查看:「安乐窝」的典故、安乐窝成语故事
 查看:「安乐窝」在《汉语词典》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