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于蒍于

【成语】:于蒍于
【拼音】:
【简拼】:
【解释】:

【典源】《新唐书· 卓行传·元德秀传》:“玄宗在东都,酺五凤楼下,命三百里县令,刺史各以声乐集。是时颇言帝且第胜负,加赏黜。河内太守辇优伎数百,被锦秀,或作犀象,瓌谲光丽。德秀惟乐工数十人,联袂歌《于蒍于》。《于蒍于》者,德秀所为歌也。帝闻,异之,叹曰:‘贤人之言哉!’谓宰相曰:‘河内人其涂炭乎?’乃黜太守,德秀益知名。”

【今译】 唐玄宗在东都洛阳时,曾于五凤楼下诏赐群臣宴饮,命令附近三百里的县令、刺史各携乐人艺伎聚会表演。当时盛传玄宗将评定名次而给予赏罚。河内太守用车载来几百名艺伎,身着锦绣,有的还扮作犀、象的样子,奇丽诡异,光彩夺目。而任鲁山县令的元德秀只带乐工数十人,携手演唱德秀自己作的《于蒍于》歌。玄宗听了惊异,感叹道:“这是贤人之言呀!”又对宰相说:“河内百姓在遭殃吧?”于是罢黜河内太守,德秀从此名望更高。

【释义】后以此典表现地方官吏不慕虚荣,体恤民情。

【典形】 踏于蒍、同歌于蒍于、于蒍歌、于蒍于。

【示例】

〔踏于蒍〕 宋·王安石《示俞处士》:“借问楼前踏于蒍,何如云卧唱松风。”

〔同歌于蒍于〕 宋·陆游 《秋日遣怀》之六:“安得子元子,同歌于蒍于。”

〔于蒍歌〕 金·元好问《元鲁县琴台》:“当年于蒍歌,补衮一何深。”

〔于蒍于〕 宋·苏轼《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折杨新曲万人趋,独和先生于蒍于。”


于蒍于 成语接龙

【顺接】:于心不忍 于家决狱 于家为国 于心不愧 于张之风 于心有愧 于公门高 于陵子仲 
【顺接】:甚或至于 情深友于 訚訚于于 甚且至于 甚而至于 涉血友于 
【逆接】:甚或至于 訚訚于于 涉血友于 甚而至于 甚且至于 情深友于 
【逆接】:于心无愧 于阗采花 于归之期 于陵子仲 于公阴德 于事无补 于今为烈 于家为国 


 查看:「于蒍于」的典故、于蒍于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