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源】《汉书·扬雄传》:“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楚汉之兴也,扬氏溯江上,处巴江州。而扬季官至庐江太守。汉元鼎间避仇复溯江上,处岷山之阳曰郫,有田一廛 (chan),有宅一区,世世以农桑为业。”
【今译】 汉代扬雄字子云,是蜀郡成都人。在楚汉相争之时,扬氏溯江而上,居于巴地江州。后来又定居于郫县,有一块田地,一所宅子,世世从事农桑生产。
【释义】 后以此典泛指平民、读书人安身生活的住所。
【典形】 扬雄一廛、扬宅、扬子一区宅、扬子宅、一区之宅、宅一区、扬雄未有宅、寄一区、扬子居。
【示例】
〔扬雄一廛〕 宋·苏轼《和欧阳少师寄赵少师》:“何日扬雄一廛足,却追范蠡五湖中。”
〔扬宅〕 清·黄景仁《满江红·题高佩之图照》:“淮水上,丝歌咽。冶城畔,车尘热。住繁华窟里,寂寥扬宅。”
〔扬子一区宅〕 宋·苏轼《次韵答邦直子由》之四:“恨无扬子一区宅,懒卧元龙百尺楼。”
〔扬子宅〕 明·陈子龙《杂感》 之一:“春草自生扬子宅,黄金初谢郭隗台。”
〔一区之宅〕 宋·张孝祥《洪帅魏参政》:“开商邦三面之罗,已涵大惠; 筑扬子一区之宅,终藉余休。”
〔宅一区〕 宋·范成大《林元复挽诗》:“张公阅世诗千首,扬子传家宅一区。”
【顺接】:宅心忠厚 宅心仁厚 宅心知训 宅中图大
【顺接】:晏婴市宅 旌阳拔宅 孟母徙宅 五亩之宅 寸田尺宅 高门大宅 豪门贵宅 魂不守宅
【逆接】:颜色发扬 曹丘游扬 晏御扬扬 跋扈飞扬 八十鹰扬 身显名扬 意气飞扬 宛转悠扬
【逆接】:扬州鹤背 扬葩振藻 扬眉眴目 扬风乍毛 扬扬自得 扬锣捣鼓 扬己露才 扬风赠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