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青紫如拾芥

【成语】:青紫如拾芥
【拼音】:
【简拼】:
【解释】:

【典源】 《汉书·夏侯胜传》:“ (夏侯) 胜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不明经术; 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俛拾地芥耳。学经不明不如归耕。’”

【今译】 汉代夏侯胜通晓经义,学识渊博,为太子太傅。他讲授经术时,经常告诫门生:“士人必须学通经书; 一旦学通,做高官如同俯拾小草一般容易。学得不好,则不如回家去种地。”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求取官职; 亦指因富于才学而易得官。

【典形】 公卿可俯拾、芥拾青紫、青紫可拾、青紫拾芥、取青紫、拾地芥、拾青、拾青紫、拾紫、夏侯衣、青紫何足拾。

【示例】

〔公卿可俯拾〕 明·高启 《赠薛相士》:“公卿可俯拾,岂数尚书郎?”

〔芥拾青紫〕 清·黄遵宪《述怀再呈霭人樵野丈》:“宪也少年时,谓芥拾青紫。”

〔青紫可拾〕 唐·沈既济 《枕中记》:“吾尝志于学,富于游艺,自惟当年青紫可拾。”

〔青紫拾芥〕 宋·范成大《次韵知府王仲行》:“府公文章公,青紫拾芥取。”

〔取青紫〕 清·唐孙华《国学进士题名碑》:“惟工帖括取青紫,常嗤月露空吟哦。”

〔拾地芥〕 清·唐孙华《赠夏重》:“一名转瞬成,行看拾地芥。”

〔拾青〕 唐·高适《奉酬北海李太守》:“从此日闲放,焉能怀拾青。”

〔拾青紫〕 唐·元稹《授卫中行陕州观察使制》:“始以词赋深美,轩然有名。甲乙符升,遂拾青紫。”

〔拾紫〕 唐·骆宾王 《叙寄员半千》:“钓名劳拾紫,隐迹自谈玄。”

〔夏侯衣〕 明 · 陈子龙 《吴阊口号》:“借得夏侯衣四障,教人不敢问容姿。”


青紫如拾芥 成语接龙

【顺接】:芥纳须弥 芥拾青紫 芥子须弥 
【顺接】:驱羊拾芥 杀人如芥 如拾地芥 青紫拾芥 夏侯拾芥 甘心如芥 琥珀拾芥 如拾针芥 
【逆接】:鼻肿眼青 鼻塌唇青 雨过天青 郁郁青青 拾翠踏青 眼红面青 右相丹青 鼻塌脣青 
【逆接】:青油幕下 青黄不交 青山石妇 青囊道书 青衫凉笠 青牛西去 青蒲之奏 青门种瓜 


 查看:「青紫如拾芥」的典故、青紫如拾芥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