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洵得梁鼎芬延誉,名始起。

公元1911年 七月
陈洵得梁鼎芬延誉,名始起。

黄节《海绡词序》:“辛亥秋七月,番禺梁文忠重开南园,述叔与余始相识。文忠与人,每称‘陈词黄诗’,此实勉励后进。”今按,《海绡词》《瑞鹤仙•辛亥五月晦感旧园拜张砚秋生日呈梁节老》词,则陈洵结识鼎芬,当在五月以前。陈洵少年随父经商,后又客江西十数年,所交不广。是时梁鼎芬开南园诗社,陈洵亦与会,梁氏为之延誉,称“黄诗陈词”,始与黄节相识交好,名亦渐著。入民国,陈洵得朱孝臧之赏,刊其《海绡词》《沧海遗音集》中,洵又以孝臧之请著海绡说词。民国三十一年卒,年七十三。朱孝臧手批《海绡词》:“海绡词神骨俱静,此真能火传梦窗者。”“善用逆笔,故处处见腾踏之势,清真法乳也。”“卷二多朴燅之作,在文家为南丰,在诗家为渊明。”《望江南•杂题我朝诸名家词集后》:“雕虫手,千古亦才难。新拜海南为上将,试教临桂角中原。来者孰登坛。(新会陈述叔、临桂况夔生,并世两雄,无与抗手也。)”张尔田《与龙榆生论词书》:“比阅近代词集颇多,自当以樵风为正宗,彊邨为大家也。述叔、吷盦,各有偏胜,无伤词体。阳阿才人之笔,苍虬诗人之思,降而为词,似欠本色。”“苍虬颇能用思,不尚浮藻,然是诗意,非曲意,此境亦前人所未到者。述叔、吷盦,皆从词入,取径自别,但一则运典能曲,一则下笔能辣耳。”《与李苍萍书》:“粤中词家,翁山而后,代有传人,近则述叔,流风未沫。”“况夔笙年丈论词,谓‘穆如清风之穆字最难到’,述公此词深得穆字之妙用。周止庵所标‘浑化’一境盖如此。”黄节《题海绡楼匾附记》:“术叔伤心人也,其词伤心词也。”叶恭绰《广箧中词》三:“述叔词最为彊邨翁所推许,称为一时无两。述叔词固非襞积为工者,读之,可知梦窗真谛。”熊润桐《陈述叔先生事略》:“初,彊邨未识先生时,偶睹先生词数阕,读之大诧,以为真能得梦窗之神髓者。百计谘访,始获致书道倾慕之意,愿得其稿刻之。是时临桂况夔生亦以词称于世,享名甚久。一时过彊邨,彊邨盛称先生词,夔生淡然置之,意谓今世岂尚有能为梦窗词者邪?他日复过疆郊,彊邨又出先生词,强使携归。夔生读之月余,始大叹服。先生尝举此事告予,以见人之相知,其难有如此者。……先生之词,虽由梦窗以溯清真,然常自谓得诀于汉魏六朝文,不但规模于赵宋诸家也。其论词旨要,则以‘重、拙、大’三字为归,此其义又岂词所能尽? 倘艺之精者,将必有合于性命之情耶? 先生于填词之外,好读宋明儒书,居恒以‘白沙名节,道之藩篱’一语激励后进,其素志可知矣。”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