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若庸(1489—1577)卒。

公元1577年 本年
郑若庸(1489—1577)卒。

据徐朔方《郑若庸年谱》《静志居诗话》卷十三:“郑若庸字中伯,昆山人。有《蛣蜣集》。中伯曳裾王门,妙擅乐府,尝填《玉玦词》,以讪院妓,一时白门杨柳,少年无系马者。群妓患之,乃醵金数百行薛生近衮,作《绣襦记》以雪之,秦淮花月,顿复旧观。承平胜事,虽小堪传。今之秋兔寒鸦,想像昔年之酒旗歌扇,良足艳也。《秋涉》诗云:‘苍山崔巍照秋渚,红树离离夕阳渡。行人涉水更看山,马足凌兢来复去。云际人家望欲迷,松关萝径隔烟扉。山僧卧稳西岩寺,时有钟声落翠微。’”《玉玦记》传奇约作于嘉靖六年(1527)。王骥德曲律卷二《论韵》第七:“南曲《玉玦记》作,而益工修词,质几尽掩。”《四库全书总目》著录郑若庸《类隽》三十卷、《蛣蜣集》八卷、《北游漫稿》二卷,《蛣蜣集》提要曰: “蛣蜣生其所自号,因以名集。凡文七卷,诗一卷。其诗与谢榛齐名。然材力逊榛之富健。文又其余事矣。”《明诗纪事》己签卷二十录郑若庸诗一首。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