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1472—1528)卒。

公元1528年 十一月
王守仁(1472—1528)卒。

弇山堂别集卷三十八《永乐以后功臣公侯伯年表》:“新建王守仁浙江余姚人。正德十六年为南京兵部尚书,以论平宁王功封,奉天翊运推诚宣力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岁禄一千石,世袭。寻总帅南征,嘉靖八年薨,停世袭。隆庆三年子正亿嗣,万历四年薨。子承勋嗣。”江盈科《雪涛诗评•采逸》云:“王阳明先生诗,已入理学派头,不在诗人之列。曾记其,咏傀儡》一诗云:‘到处逢人是戏场,何须傀儡夜登堂?浮华过眼三更促,名利牵人一线长。稚子自应相诧说,矮人亦复浪悲伤。本来面目还谁识?且向灯前学楚狂。’如此咏物,不着色相,非高手不能。”(《江盈科集》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云:“先生在郎署,与李空同诸人游,刻意为词章。居夷以后,讲道有得,遂不复措意工拙,然其俊爽之气,往往涌出于行墨之间。荆川之门人,专取其晚年诗,以为极则,则可哂也。王元美《书王文成集后》云:‘伯安之为诗,少年有意求工,而为才所使,不能深造而衷于法;晚年尽举而归之道,而尚为少年意象所牵率,不能浑融而出于自然。其自负若两得,而吾以为几于两堕也。’以世眼观之,公甫何敢望伯安;以法眼观之,伯安膛乎后矣。”《明儒学案•姚江学案•文成王阳明先生守仁》:“至南安,门人周积侍疾,问遗言,先生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顷之而逝,七年戊子十一月二十九日也,年五十七。”《静志居诗话》卷九有王守仁小传。方苞《鹿忠节公祠堂记》云:“余尝谓:自阳明氏作,程、朱相传之统绪,几为所夺。然窃怪亲及其门者,多猖狂无忌,而自明之季以至于今,燕南、河北、关西之学者,能自竖立,而以志节事功振拔于一时,大抵闻阳明氏之风而兴起者也。昔孔子以学之不讲为忧,盖匪是则无以自治其身心,而迁夺于外物。阳明氏所自别于程、朱者,特从入之径途耳;至忠孝之大原,与自持其身心而不敢苟者,则岂有二哉?方其志节事功,赫然震动乎宇宙,一时急名誉者多依托焉以自炫,故末流之失,重累所师承。迨其身既殁,世既远,则依托以为名者无所取之矣。凡读其书,慕其志节事功而兴起者,乃病俗学之陋,而诚以治其身心者也。故其所成就,皆卓然不类于恒人。”诸家议论有别,着眼点有别是原因之一。《四库全书总目》著录王守仁《阳明乡约法》一卷、《阳明保甲法》一卷、王文成全书三十八卷、《阳明要书》八卷、附录五卷、《阳明全集》二十卷、传习录一卷、《语录》一卷。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