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以夫(1189—1256)卒,年六十八。

公元1256年 二月
赵以夫(1189—1256)卒,年六十八。

以夫字用父,号虚斋,自称芝山老人,宗室德钧七世孙,居长乐嘉定十年进士,知监利县。历通判剑州、知漳州、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嘉熙二年,拜同知枢密院事。四年,召为太常少卿,除枢密都承旨。淳祐元年,乞祠,差知建宁府,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三年,召为刑部侍郎。五年,除沿江制置使兼知建康府、江东安抚使。迁刑部尚书,兼权给事中。十年,除吏部尚书侍讲。宝祐三年,以资政殿学士致仕。事迹见刘克庄《虚斋资政赵公神道碑》。著有《诗传》书传《庄子解》、奏议、进故事、《易疏义》、杂著等,已佚。今存《易通》六卷,有《四库全书》本;《虚斋乐府》二卷,有清初钱氏述古堂影宋抄本。全宋词录其词六十八首,全宋诗录其诗一首,全宋文卷七六七六收其文。汪森《词综序》:“鄱阳姜夔出,句琢字炼,归于醇雅。于是史达祖高观国羽翼之。张辑吴文英师之于前,赵以夫蒋捷周密陈允衡王沂孙、张炎张翥效之于后。譬之于乐,舞箾至于九变,而词之能事毕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八:“虚斋乐府,较之小山、淮海,则嫌平淡;方之美成、梅溪,则嫌伉坠,似郁不纡,亦是一病,绝非取径于白石。”又:“赵以夫《龙山会•九日》云:‘西北最关情,漫遥指、东徐南楚。黯销魂,斜阳冉冉,雁声悲苦。’感时之作,但说得太显,不耐寻味。金氏所谓鄙词也。感时伤事者,必熟读碧山词,而后可以作不平鸣。”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