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皞(856—940)卒,年八十五岁。

公元940年 十一月
裴皞(856—940)卒,年八十五岁。

旧五代史卷七九载,本年四月。“壬寅,右仆射致仕裴嗥卒,赠太子太保。”同书卷九二传云:“皞累知贡举,称得士。宰相马裔孙、桑维翰皆其所取进士也。后裔孙知贡举,率新进士谒嗥,皞喜,为诗曰:‘词场最重是持衡,天遣愚夫受盛名。三主礼闱年八十,门生门下见门生。’当世荣之。桑维翰尝私见皞,皞不为迎送,人问之,皞曰:‘我见桑公于中书,庶僚也;今见我于私第,门生也。’闻者以为允。卒年八十五。赠太子太保。”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五十七:裴皞,字司东,河东人也。裴氏自晋、魏以来,世为名族,居燕者号“东眷”,居凉者号“西眷”,居河东者号“中眷”。皞出于名家,而容止端秀,性刚急,直而无隐。少好学,唐光化中举进士,拜校书郎拾遗补阙。事梁为翰林学士中书舍人。事后唐为礼部侍郎。皞喜论议,每陈朝廷阙失,多斥权臣。改太子宾客,以老拜兵部尚书致仕。晋高祖起为工部尚书,复以老告,拜右仆射致仕。卒,年八十五,赠太子太保。裴皞著述,宋元公私书目均未见载录,或未结集。全唐诗卷七一五仅录其诗一首,全唐文卷八五一存文一篇。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