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日,高士廉等撰《文思博要》成。

公元641年 十月
二十五日,高士廉等撰《文思博要》成。

唐会要卷三五:“其年(按指贞观十五年)十月二十五日,尚书仆射、申国公高士廉等撰《文思博要》成,凡一千二百卷,诏藏之秘府。同撰人:特进魏徵中书令杨师道中书侍郎岑文本礼部侍郎颜相时、国子司业朱子奢、给事中许敬宗、国子博士刘伯庄、太常博士吕才秘书监房玄龄太学博士马嘉运、起居舍人(当从新唐书艺文志三作起居郎)褚遂良、晋王友姚思廉太子舍人司马宅相、秘书郎宋正人。”高俭(士廉)《文思博要序》:“帝听朝之暇,属意斯文,精义穷神,微言探赜。……以为观书贵要,则十家并驰;观要贵博,则七略殊致。自非总质文而分其流,混古今而共其辙,则万物虽众,可以同类,千里虽遥,可以同声。然则魏之《皇览》,登巨川之滥觞;梁之《遍略》,标崇山之增构。岁月滋多,论次逾广。《类苑》《耕录》,齐玉轪而并驰;《要略》《御览》,杨金镳而继路。虽草创之指,义在兼包,而编录之内,犹多遗阙。……特进尚书仆射、申国公士廉,特进、郑国公魏徵……讨论历载,琢磨云毕,勒成一家,名《文思博要》,一百二十帙,一千二百卷,并目录十二卷。义出六经,事兼百氏……斯固坟素(索)之苑囿,文章之江海也。是为国者尚其道德,为家者尚其变通,纬文者尚其溥博。”新唐书艺文志三:“《文思博要》一千二百卷,《目》十二卷。”注亦列参撰者官职及姓名,与《会要》、高《序》间有不同。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