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日,房玄龄、魏徵等撰周、隋、梁、陈、齐五代史成,

公元636年 正月
二十日,房玄龄魏徵等撰周、隋、梁、陈、齐五代史成,奏上,周、齐、隋史并有文学专论。

唐会要卷六三:“贞观十年正月二十日,尚书仆射房玄龄侍中魏徵、散骑常侍姚思廉太子庶子李百药、孔颍达、礼部侍郎令狐德棻、中书侍郎岑文本中书舍人许敬宗等撰成周、隋、梁、陈、齐五代史,上之,进阶颁赐有差。”旧唐书魏徵传: “初,有诏遣令令狐德棻、岑文本《周史》,孔颍达、许敬宗《隋史》姚思廉《梁》《陈》史,李百药《齐史》。徵受诏总加撰定,多加损益,务存简正。《隋史》序论,皆徵所作。《梁》《陈》《齐》各为总论,时称良史。史成,加左光禄大夫,进封郑国公,赐物二千段。”令狐德棻传:“六年,累迁礼部侍郎,兼修国史。十年,以修周史赐绢四百匹。”岑文本传:“又先与令狐德棻撰《周史》,其史论多出于文本。至十年史成,封江陵县子。”新唐书艺文志二:“令狐德棻《后周书》五十卷。”旧唐书李百药传:“十年,以撰齐史成,加散骑常侍,行太子庶子,赐物四百段。俄除宗正卿。”新唐书艺文志二:“李百药北齐书五十卷。”旧唐书姚思廉传:“三年又受诏与秘书监魏徵同撰梁、陈二史,思廉又采谢炅等诸家梁史续成父书,并推究陈事,删益傅縡、野王所修旧史,撰成梁书五十卷、陈书三十卷。魏徵虽裁其总论,其编次笔削,皆思廉之功也。”周书王褒庾信传论:“然则子山之文,发源于宋末,盛行于梁季。其体以淫放为本,其词以轻险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