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从《抽思》中的陈辞看,《离骚》应作于怀王二十五

公元-304年 月份不详
其次,从《抽思》中的陈辞看,离骚应作于怀王二十五年到二十七年之间。

因为:离骚中的陈辞是向重华的,《抽思》中的陈辞是向怀王的;《抽思》中的陈辞所表现的思想、情绪、心理状况,反映的内容也同离骚一致。另外,离骚中先述楚人远祖高阳氏,次言屈氏太祖伯庸,末尾言“忽临睨夫旧乡”。其中言及“三后”、彭咸,则应是被放汉北后,西北至楚旧都鄢郢(今湖北宜昌)后所作。又,离骚中说:“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则应是怀王对屈原态度及国内政策反复几次之后,不是在十六年被疏时。又诗中写到求女、上下求索,表现了诗人谋求知音、努力抗争情况,并向国君表白内心愿望。这都同《抽思》相近,故可确定作于此年。金开诚、戴志钧在论著中对此均有考辨。(金开诚《<离骚>的创作年代》,见其《屈原辞研究》;戴志钧《<离骚>作于楚怀王晚年说》,见其《读骚十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另参赵逵夫《<离骚>的创作时地与创作环境》《屈原未放逐汉北说质疑与被放汉北的新证》(见其《屈骚探幽》,巴蜀书社2004年版)。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