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哀公问》论礼、政之文字大约产生于此年前后。

公元-478年 月份不详
礼记·哀公问》论礼、政之文字大约产生于此年前后。

《哀公问》篇属今本礼记第二十七篇,郑玄《目录》曰:“名曰‘哀公问者,善其问礼,著谥显之也。此于《别录》属通论。’”按《哀公问》为对话体,记鲁哀公与孔子问答之辞。哀公所问内容涉及礼、为政,如哀公问于孔子曰:“大礼何如?君子之言礼,何其尊也?”孔子曰:“丘也小人,不足以知礼。”君曰:“否!吾子言之也。”孔子曰:“丘闻之: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君子以此之为尊敬然。然后以其所能教百姓,不废其会节。有成事,然后治其雕镂文章黼黻以嗣。其顺之,然后言其丧算,备其鼎俎,设其豕腊,修其宗庙,岁时以敬祭祀,以序宗族。即安其居,节丑其衣服,卑其宫室,车不雕几,器不刻镂,食不贰味,以与民同利。昔之君子之行礼者如此。”孙希旦《礼记集解》曰:“哀公所问有二,前问礼,后问政。二者非一时之言,记者合而记之。”鲁哀公问礼、政于孔子,文献多载之,其事可信。故《哀公问》应为史官或弟子所记孔子之言论。任铭善云:“今按孔子三见哀公,答问之辞,有《三朝记》七篇,今存《大戴记》。而《大戴记》又有《哀公问五义》,亦见于荀子之书,而今《家语.五仪解》同之。又见于中庸者有‘哀公问政’一章,而《家语·哀公问政》同之。皆在《三朝记》外,而并为孔子弟子所补记,故称谥焉。此篇既本二事,故《家语》分为《问礼》《大婚》二篇”(任铭善《礼记目录后案》,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62页)。《哀公问》篇出于史官或弟子所记,所记为孔子之语,反映的是孔子的思想,应为孔子之作。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