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问礼于老子的具体时间,典籍记载有歧异,历来有三种

公元-518年 月份不详
孔子问礼于老子的具体时间,典籍记载有歧异,历来有三种说法:1.孔子十七岁时问礼于老子

边韶《老子铭》水经注·渭水注》述其事,现代学者中高亨《老子正沽》持此说;2.孔子三十四岁时问礼于老子。清人阎若璩《曾子问》中关于孔子老子助葬时“日有食之”的记载,及《春秋·昭公二十四年》有日食,从而推算适周问礼在孔子三十四岁时,清人程复心《孔子论语年谱》亦持此说;3.孔子五十一岁时问礼于老子庄子·天运》:“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聘。”除此之外,还有近人黄方刚主张孔子五十七岁问礼说、清人孔广森所主张的孔子四十五岁问礼说等。今人陈鼓应综合诸说研究指出,孔子问礼于老子可能不止一次。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不通,因此各家所记只是其熟悉地区之传闻,故而造成典籍所载不同。换言之,庄子记宋地关于孔、老关系之事实,礼记则记鲁地发生之事,史记《老子传》《仲尼弟子列传》《孔子世家》则记孔子适周(洛阳)问礼之事。诸家记载各异,然大体当为事实。陈氏这一说法很好地解决了诸说之间相互矛盾的地方,比较合理,故从其说将史记所载适周问礼之事系于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