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然

【生卒】:约720—796后。一说730—799,误

【介绍】:

    唐代诗僧、诗论家。俗姓谢。法名昼,字清昼,一字皎然。自号号呶子。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自称谢灵运十世孙。早年负奇才,好清净。干谒王侯,无所成。后为僧。大历二年、三年(767、768)间,登戒于杭州灵隐寺,为高僧守直门人。复归湖州,于苕溪建草堂。曾预撰颜真卿主编之《韵海镜源》。后游长安、扬州等地,遍访名山,交结公卿、名流。约贞元元年(785)起,居苕溪草堂,着手撰写《诗式》。八年(792),敕写其文集入于集贤殿书院,时以为荣。卒于湖州杼山妙喜寺。性放逸,不束常律。佛学典籍,子史经书,兼攻并进。尤工诗,与清江并称会稽二清,复与灵澈道标齐名,时谚称:“霅之昼,能清秀;越之澈,洞冰雪;杭之标,摩云霄。”实际成就在清江、灵澈之上,是中唐诗僧之杰出者。其论诗,尊“风骚”,重“诗教”,不满于“诗道”沦丧,“窃占青山白云,春风芳草,以为己有”,“庸音”相倾的诗坛现状以及“四声八病”说,崇尚谢灵运“真于情性,尚于作用,不顾词采,而风流自然”的作风,标举“风韵切畅”、“体格闲放”的高情远韵,注意诗歌的“取境”(并见《诗式》)问题,开以禅论诗的先声,对晚唐司空图、南宋严羽的诗论有影响。诗作能备众体,多酬和赠送、山水题咏、杂兴咏史、乐府从军之章。《赋得啼猿送客》、《寻陆鸿渐不遇》等写离别相忆,思闲慕隐;《咏史》、《寓言》等怀古伤今,写失志者的悲愤;《浮云三章》、《效古》(“日出天地正”)等揭露时弊,讽谕现实;《塞下曲二首》、《从军行五首》等写征戍之苦和报国豪情。也有一些宣扬佛理。明胡震亨称其诗“清机逸响,闲淡自如。读之,觉别有异物在咀嚼之表。当由雅慕曲江,取则不远尔”(《唐音癸签》卷八)。生前自编其诗五百四十六首为《杼山集》十卷,于頔作序。《宋高僧传·唐湖州杼山皎然传》谓其著《内典类聚》及《儒释交游传》共四十卷、《号呶子》十卷,已佚。传世除《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之《皎然诗集》、《诗式》、《诗评》(一作《评论》)外,尚有《诗议》、《中序》各一卷。其中《诗式》是唐代重要诗论专著。李壮鹰有《诗式校注》。《全唐文》编文二卷,所收《寄赠于尚书书》实为符载所作;《全唐诗》编诗七卷、联句五十三首,《全唐诗补编》补二首、联句一首。事迹见唐于頔《释皎然杼山集序》、《唐才子传校笺》卷四。贾晋华有《皎然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