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炯

【生卒】:650—693后

【介绍】:

    唐代诗人。排行七。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幼聪明博学,善属文。高宗显庆四年(659),应神童举及第,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应制举登科,授秘书省校书郎。永淳元年(682),为薛元超表荐,任太子李显詹事司直,充崇文馆学士。武后垂拱元年(685),为从父弟杨神让所累,贬为梓州司法参军。其后,在洛阳宫内习艺馆任职。如意元年(692),出任婺州盈川(今浙江衢州)令。长寿二年(693)以后卒于任所。世称杨盈川。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四杰。炯闻之,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张说以为“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两《唐书》本传)然就现存作品看,成就不及卢、王。诗歌擅长五律,以边塞题材最为突出,《从军行》、《出塞》、《紫骝马》等,表达了立功边塞、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气势昂扬,风格豪放,格律亦已比较完整。一些纪行诗篇,如五古《广溪峡》、《巫峡》、《西陵峡》等,描绘了壮丽多姿的山川景色,令人耳目一新,也可见其对诗歌题材的积极开拓。所作骈文,大多为应酬奉迎之作,堆砌词藻典故,无甚特色,就是一些较好的作品,也只是抒写个人功名未遂的伤感之情。唯《王勃集序》,记述了王勃改革“上官体”淫靡诗风的功绩,以“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盛赞王勃的创作,表现了作者与之同调的革新精神,颇值得重视。原有文集三十卷,《郡斋读书志》卷一七著录《盈川集》二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二》又著录《家礼》十卷,均已散佚。现存最早的是明万历童佩辑录编次的《盈川集》十卷(附录一卷)。以后,崇祯年间张燮又辑有十三卷本。今有徐明霞校点本《杨炯集》。《全唐诗补编》补诗二首。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闻一多有《杨炯年谱》,傅璇琮有《卢照邻杨炯简谱》。